新疆地区棉花秸秆多 因地制宜推广秸秆炭化变废为宝
- 作者:太阳集团电子游戏
- 发布时间:2021-11-08 14:29
- 阅读次数:5013
新疆是我国的主要产棉地区,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。特别是在确定新疆“一黑一白”的发展战略以来,棉花的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增长,棉花亩产不断提高,对新疆经济发展和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作用。
目前,新疆处理棉花秸杆的方法主要有两种:
一是直接焚烧,热效率低,污染环境;焚烧产生大量的烟气,污染环境并伴随多种有害气体,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。
二是就地掩埋,由于秸杆密实,产棉区气候干燥,难以腐蚀;棉花桔杆较粗不能及时变为肥料,多次掩埋更增加了土壤的负担,使土壤的肥力下降。如果有效的开发利用我区的棉花秸杆资源,成为解决农村能源问题,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。
棉花秸杆是一种可再生的生物质能,通过生物质能的转化技术,将棉花秸杆进行固化、炭化或汽化处理,转换成木炭、可燃气体或电力,作为洁净的能源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服务,发展生物质能产业。
新疆棉花种植面积为1721万亩,棉花产量为180万吨,棉花秸杆产量约650万吨。
如果全部棉花秸杆用于制取木炭,年产约200万吨,仅棉花秸杆原料就可使棉农增收5.25亿元,同时可解决37500个农村劳动力。
根据棉花秸杆炭化技术试验表明,每吨棉杆原料可产木炭300公斤,木焦油24公斤,木醋液220公斤,其生产成本(含原料、电、水烘干燃料、设备折旧、人工工资等)500元,而目前木炭市场售价高达1600元/吨,木焦油为1200元/吨,木醋液为800元/吨,经深加工后木炭可达2200元/吨,木焦油为2800元,木醋液为1600元。
按保守计算,每年处理100万吨棉杆,年产值可达10亿元。由此可见,开发利用新疆的棉花秸杆,将给棉花种植区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,并形成新的产业。
处理500万吨棉杆,相当于节约250万吨标准煤,带来巨大的社会效益。随着我国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实施,生物质能的利用必将受到全社会的重视。
开发利用棉花秸杆符合产业政策,对调整农业产业结构,增加农民收入具有现实意义,同时经济和社会效益明显,发展前景十分广阔。